請插入關鍵字
傳送中
田小雨教授參與研發新型核糖核酸納米顆粒協作項目

基因調控是一種新興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方法,但基因藥物遞送往動脈粥樣斑塊的效率仍有不足。有見及此,中大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蔡宗衡教授及其團隊,與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田小雨教授合作,研發出一款新型核糖核酸(RNA)納米顆粒,為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提供安全有效的潛在方案。有關研究結果已於國際學術期刊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(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)發表,論文全文可按此處參閱。

在本學院4名教研人員的指導下,6名2年級醫科生參加為期八星期的暑期研究實習計劃,參與研究項目以獲得實踐研究經驗及技巧(見以下表格)。此計劃旨在培養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—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的學生發展研究能力,協助發展成為未來醫生及科學家。

 

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的有關報導請按此處瀏覽。


(左起)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柏芊芊博士及蔡宗衡教授、以及生物醫學學院田小雨教授


RNA納米顆粒外層以microRNA連接組成,以靜脈注射到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小鼠體內後,令納米顆粒更有效地遞送至斑塊

返回列表